新闻中心
积极发展学前教育,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2)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重点推进均衡发展;(3)普及高中阶段教育;(4)把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5)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6)发展继续教育,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7)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
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四章“义务教育”规定义务教育发展任务是:巩固提髙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20字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这句话有着深刻的涵义和丰富的内容。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教育本质的体现。教育的本质就是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就是培养人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第一部分第一章提出了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其中,工作方针包括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具体内容为:(1)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1、在2010年5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了一次重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这一关键性文件,标志着国家对教育领域未来十年的长远规划正式出炉。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文件是2010年5月5日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的。是中国进入21世纪之后的第一个教育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3、年5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了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上审议并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这一重要文件,标志着中国教育领域的新篇章即将开启。紧接着,6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同样审议通过了这一纲要,由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
4、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正式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这一纲要是我国21世纪首个全面规划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蓝图,旨在引领未来十年的教育发展进程。教育被视为国家和民族繁荣的基石,是提升国民素质、推动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承载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是由本社编撰的一部重要图书,它详细阐述了教育领域在未来十年的改革和发展蓝图。这部作品由享有盛誉的人民出版社出版,于2010年7月1日发行。图书采用大32开本设计,既便于携带,也保证了阅读的舒适性。
1、【答案】:D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这句话有着深刻的涵义和丰富的内容。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教育本质的体现。教育的本质就是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就是培养人才。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
4、【答案】:A 本题考查的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第二章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纲要中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所以A项正确。B、C、D三项: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是战略主题下的具体细则,与题干不符,排除。
5、【答案】:B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
1、未来十五年中国教育的基石指导原则是:坚定地践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科教兴国的长远战略,确保教育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首要位置。教育优先将成为国家政策的核心,旨在推动教育与经济和社会的同步进步。我们将深入推动教育体制的革新,通过改革以优化教育体系结构。
2、今后十五年教育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是: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科教兴国战略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请地位,深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使教育发展与未来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
3、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改革任务和发展目标,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为重点,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适度发展高等教育,优化教育结构,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办效益,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
4、发展职业教育:高中阶段在校生增加,普通高中规模适度扩大,职业教育在校生增长3%,专科层次教育比重提升至60%左右。 提升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在校生增至650万人,大学生入学率提高到8%。重点发展高等专科教育,优化学科结构,支持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
5、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以各级政府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征收教育税费、收取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发展校办产业、鼓励社会捐资、集资和设立教育基金等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体制,使教育经费投入有较大增加。改革教育拨款办法,优化资源配置,使教育经费投向与教育发展战略的取向相一致,避免结构性浪费。
6、确保“两基”核心地位,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遵循“三者”并重原则,即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保障“两基”投入,按地区分类指导,以县级规划为基础,分步推进九年义务教育和扫盲工作。 在贫困地区实施“义务教育工程”,强调地方责任,结合多方资源,加速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20字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答案】:B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这句话有着深刻的涵义和丰富的内容。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教育本质的体现。教育的本质就是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就是培养人才。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答案】:A 该纲要提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是提高质量,要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答案】:B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服务发展,把服务科学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科学发展目标确定人才队伍建设任务,根据科学发展需要制定人才政策措施,用科学发展成果检验人才工作成效。